曾亦钢先生之前发表的《探悉葡萄酒品牌博客营销》文章令我马上想起Evelyne Resnick教授给我们上的有关buzz marketing的内容。如何把这种营销策略应用在葡萄酒贸易方面?本人把目前暂时尚未在葡萄酒领域广泛使用的三种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并深入地发掘出适用于市场的葡萄酒网络营销方法。
1. 以内容为导向的声势营销:紧抓目标市场
在美国和欧洲的不少先行者都采用这种以内容为导向的声势营销来创造更多的商机,甚至创新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例如2007年10月才在美国诞生的Club Wine Web, 该公司的总裁兼创始人Ron Kreutzer决定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网络销售超过34,000葡萄酒商的产品,超过100,000葡萄酒可供在线购买)再迈进一步,使其公司和网站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
Club Wine Web直销那些产量较小但品质较好,却又无法在常见的超市和葡萄酒专卖店购买的葡萄酒;
Club Wine 只是一个针对会员开发的俱乐部:潜在的会员必须要有现有的会员推荐入会或者受到Wine Web合作伙伴的邀请才能加入该俱乐部。
Ron Kreutzer在2007年10月6日接受采访时,如此阐述他的新策略:“我想在葡萄酒俱乐部里推广口耳相传和声势营销。我们的网站仅仅靠这种口耳相传的策略能维持生存吗?Club WineWeb提供如此可信的高质量的葡萄酒会让我们现有的顾客毫无犹豫地推荐给他们的朋友,我们就是靠这个成功的。”
类似的策略,也越来越多的在法国被适用。仅仅在2007年就有2个葡萄酒俱乐部完全使用这种口耳相传的营销策略来销售他们的葡萄酒。当中的佼佼者莫过于www.caveprivee.com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该俱乐部已经拥有了超过10万的会员。
2. 以刺激使用者为导向的策略:让消费者成为评论家
一些葡萄酒厂商不仅仅让现有消费者为他们招徕新的顾客。他们允许或者请求他们忠诚的顾客去维护和建立酒商网站的版块,或者博客甚至创立立一种全新的在线销售产品。这种策略受启发于“wiki”,wikipedia.com就是这方面在网络技术革新的典型例子。
对于大部分通过网络购买葡萄酒的顾客来说,寻找合心意的葡萄酒是一项耗费时间和细心的事情。诚然,在欧洲和美国已经不少非常好的网站在线介绍、销售葡萄酒,但如果某人只是为寻找一瓶为晚餐搭配的葡萄酒却又没有太好的意见同时不想太浪费精力在网上搜索信息,他该怎么办呢?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美国就诞生一个利用自由评论葡萄酒系统(a free wiki wine rating)去帮助业余爱好者寻找葡萄酒的网站:WineApe.com
这个网站的3个创始人Jeff Dracup, Colleen Wagner和Kevin Jackson,谈到为什么创立自由评论系统时说道:“我们非常喜欢尝试新的葡萄酒,但发现绝大部分在网上都没有搜索到相关的评价信息。我们同时觉得被Wine Spectatoe以及其他杂志广泛使用的100分制的评分表准存在着不少缺点。,这些评分是由一群选择过的专家比定的,而这些专家的口感有可能与普通的葡萄酒消费者口感不尽相同。第二,更重要的是每年都有非常非常多的葡萄酒投放市场,而负责评分的专家人数却极少,难道这些专家能够告诉普通的消费者他应该喜欢或者不应该喜欢哪些葡萄酒吗?另一方面,如果一群独立的普通消费者都说喜欢同一款葡萄酒,我觉得他们的评价更可信。”就是这样,WineApe.com诞生了。这个网站允许浏览者轻松地评价葡萄酒,以及非常容易地就评分、价格和产地等标准来搜寻葡萄酒。一旦葡萄酒被某一浏览者品尝以及在线评分,其他的浏览者就马上可以看到该评价。
3. 感化影响力,有影响力的人与葡萄酒:新的声势营销
在当今社会里,确实存在着一些在互联网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他们是谁?通常他们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是专家,例如他们的工作,兴趣方面。他们身边的朋友通常就某些产品和服务向他们咨询,而这些意见影响了的购买。而这些具有影响力的人当发现他们喜欢的产品和服务后,自然而然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
这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或者被称为意见者如何获取信息?他们对信息量大的咨询以及广告比较敏感。当他们在互联网上发现一个感兴趣的广告时,他们往往不会直接点击那个链接,而是直接去访问涉及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的网站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他们喜欢引用消息的来源,并愿意与他们身边的朋友和家庭成员分享,当朋友购买这些产品或服务后还非常乐意推荐一些相关的论坛或网站来解决日常的维护问题。
在这方面引用得多的例子就是南非的暴风庄园(Stormhoek)。该例子已在曾先生的文章中详细论述了,故本人不再描述。这个例子非常着名,在欧洲已经被纳入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里。
总而言之,葡萄酒网络营销需要的是一个能引起兴趣,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人性关怀特点的营销计划。